大江大河曾经是天堑,如今金沙江有了世界级水电站,地处大渡河峡谷的古路村也从“天梯上的彝寨”,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。
这个清明假期,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古路村游玩,吸引他们的是古路村特殊的交通方式——悬崖索道。面前这个长达750米的索道横跨大渡河峡谷,从前几乎无路抵达的古路村,如今,乘坐这个索道只需要三分钟。
游客 王翛冉:我们刚刚从3分钟缆车过来,虽然时间比较少吧,但是鸟瞰了大峡谷非常壮丽的一个景观。
古路村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境内,是个500多人的彝族村落。由于地处大渡河大峡谷的绝壁之上,早年的古路村没有路,乡亲们上下山只能依靠山崖上的藤条攀爬进出,既不方便也很危险。不少村民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。
雅安市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村民 李其学:以前只有年轻人能下山,下山一次,来回要8、9个小时,很不容易,这个地方又没有什么东西拦着,只有一点树丫拦着,下山只能挨着里面慢慢梭下去,很危险,很危险。
与世隔绝,就意味着极度贫困,走出去,成了古路村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。2003年,村民们在悬崖峭壁上硬生生地凿出了一条长约5公里,落差超过600米的“Z字型”骡马道,这是村里第一条与外界联系的通道。之后,村民李学民就一直在这条路上跑运输,一干就是10多年。
雅安市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村民 李其学:以前给山上的老百姓运东西,游客来了,我就给游客运包包,运东西,一天来回要跑5、6趟,挣的到3、4百块钱一天,比打工强。
古路村要致富,光靠一条骡马道,显然不能满足村里的发展需求。2016年,当地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,开始修建一条集客货运输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索道。在2017年的全国年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,来自古路村的骆云莲当面向总书记介绍了村里发生的可喜变化。
雅安市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党支部副书记 骆云莲:在听到索道的时候,习近平总书记很感兴趣,他说很好,这样很好,这样的话地方脱贫有希望了,回去要带领村民大家好好的干。
牢记总书记的嘱托,回到家乡后,骆云莲带着古路村的乡亲们因地制宜,利用特色的自然环境优势和便利交通设施,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。2018年,索道建成投入使用,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。村民申绍华一家是古路村最先开起农家乐的,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,他家靠着农家乐生意就赚了一万多块。
雅安市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村民 申绍华:接待了两百多(人),背包客、驴友,还有学生这些比较多,主要吃是我家,然后住就是分到各农户二十多户人家,带动(增加)他们经济收入。
申绍华告诉我们,从前没有路,只能靠种庄稼为生,一年下来也只有几百块的收入,现在农家乐生意火了,一年下来,他们可以赚到十多万。旅游饭让申绍华尝到了甜头,他又叫回了在外打工的儿子一家来帮忙,把村上的特产收起来,线上线下同时售卖。
雅安市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村民 李娟:大多数游客都是直接在手机上下单,然后我们就直接把核桃用缆车运过去,直接到我们乡上的邮政,就可以给游客寄出去了,像上海、浙江这些都能买到我们的核桃。
依托山区特色,抓住旅游开发机遇,2018年,古路村实现脱贫,去年,全村接待游客3万多人,实现旅游纯收入80多万元。
雅安市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党支部副书记 骆云莲:在“十四五”规划期间,把我们村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,尤其是旅游接待这方面,一些安全措施,老百姓的游客接待能够再提升,然后再引进一些公司,来带动我们的百姓,我们村家家都可以吃上旅游的饭,可以挣旅游的钱,可以说奔小康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